100件国宝述说中国古人的创造力,百集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每集5分钟以全新视角认识读懂中华文化。
《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二季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家文物局联合摄制,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承制的电视纪录片,由徐欢担任总导演,该片于2018年7月23日20:00在央视纪录频道首播。央视综合频道、中文国际频道、军事农业频道、科教频道、CGTN、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也将同步播出。
该片是系列电视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的第二季,介绍了战国到秦汉时期的25件国宝,以“超级连接,超越想象”为主题,秉承着对文明包容、对文化新解的态度,继续构建中华文明的视频索引,解读多个维度的信息,重建一部基于物质遗存的中华文明史,向观众打开一扇了解中华文化的窗户。
以陶器、玉器、青铜器、漆器、石刻、简牍、织锦等文物展示汉人汪洋恣肆的创造力、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大气磅礴的行动力。
《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二季时间跨度是战国至秦汉,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由分裂走向统一的时代。无论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还是从精神文明的层面来说,在中国历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不仅是因为这一时期的政治制度、行政体制和文化机制对于后来两千多年的社会有着原创的性质,而且因为这一时代提供了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范式,其所创造的人文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文化宝库的精华。本季所呈现的文物将从不同角度展现这一时代特质。
相比第一季,第二季文物选取范围进一步扩大,文物类型更加丰富,在第一季的陶器、玉器、青铜器之外,新增了漆器、石刻、简牍、织锦等文物类型,反映了战国至秦汉时期生产力的发展变化。
节目组与文博单位的合作也更加紧密,第二季全片共有来自全国的50多家博物馆参与支持拍摄。而在制作层面,进一步加大了新技术的应用,如高精三维数字扫描、高清平面信息采集等,突破了传统摄影的视角束缚,强调文物本体信息,从而呈现出精彩的动画演示。
节目对不同文物的呈现都经过了“量身定做”,各集之间的影像风格都截然不同:博山炉上升起袅袅青烟,像一座微缩的海上仙山;长信宫灯被透明化解构,灯光的走势一览无遗……透过这些文物,节目让大家看到背后造物的人,理解器物与时代的关联。
《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二季剧集介绍
第二十六集 鹰顶金冠饰:你好 我的对手
高大的王帐聚集起草原最精锐的勇士,他们有着鹰的锐利与群狼的勇气。鹰冠俯视着汉子们狂热的面庞,锋利的鹰喙向南——草原之南,那里是匈奴子孙的马蹄终将踏足的地方。
第二十七集 战国嵌错宴乐攻战纹铜壶:战国春秋
春秋战国是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几百年间,群雄并起,战乱频繁。战国嵌错宴乐攻战纹铜壶用嵌错法记录了战国时代贵族生活中的情境。它带来了两千年前的月光,那场时光盛宴的宾客仿佛刚刚散去,衣襟上芷兰味儿的熏香还残存在指尖。
第二十八集 曾侯乙编钟:中国之声
曾侯乙编钟,战国早期文物,由六十五件青铜编钟组成的庞大乐器,其音域跨五个半八度,十二个半音齐备。它高超的铸造技术和良好的音乐性能,改写了世界音乐史,被中外专家、学者称之为“稀世珍宝”。
第二十九集 木雕双头镇墓兽:天地一角
木雕双头镇墓兽是楚墓镇墓兽造型中最为怪诞、最为壮观的一件,似人非人、似兽非兽被用来保护墓主人的安全。双兽并犄,茸角杈桠生长。镇墓兽背向相连,头上长角,双眼睁大,充分展现了楚文化的奇诡和自由。
第三十集 人物御龙帛画:天上见
在湘川,画中人御龙飞行,褒衣博带随风而起。该文物为丧葬中使用的“魂幡”,出土时平放在椁盖板与外棺中间的隔板上,被认为是一幅“导引灵魂升天”图。
第三十一集 跪射俑:帝国的镜像
1974年,大地之镜的尘埃被意外触动,深埋在骊山脚下的秦始皇陵兵马俑赫然面世。秦始皇陵兵马俑二号坑东端的阵型前锋出土了160尊跪射俑,他们头挽发髻、身披铠甲,持握弓箭的双手置于腰间,眼睛注视正前方,面容铁一般冷静。
第三十二集 战国商鞅方升:一升量天下
在一个以农立国的国家,一个农民可以不识字,没有车,却不能不纳粮。统一的方升,意味着统一的法度。生活在辽阔土地上的华夏先民,才会对一个泱泱大国有了统一的认识。
第三十三集 秦始皇陵铜车马:图谋远方
1980年冬天,在临潼秦始皇陵封土的西侧,一号铜车马出土,车马高152厘米,长225厘米,车舆、驷马、配饰一应俱全。车马以青铜铸造,马身佩戴金银装饰的配件,局部施以彩绘,是迄今为止中国考古所发现礼制最高、形象最完整的古代车马。
第三十五集 南越汉玉:有玉而安
玉,石之美,它们是等级的体现,也是生死的寄托。南越国,虽远在岭南,却和中原地区对玉的追逐一样浓烈。喝酒的玉杯,装饰的玉佩,还有护体聚魂的玉衣……岭南的君王也痴迷于每一方玉片中。纵使君王已故,玉亦随身。
第三十四集 里耶秦简:秦朝县城那些事儿
在正史中,对秦朝行政制度和社会生活的记载不足千字。而里耶秦简,用近20万个字为我们描绘了三万七千多个从前,如同复活了秦朝的一个细胞,继而复活了一个时代的生命气息。那时的小吏与平民,仍存于尺牍,可以阅读,可以理解,可以想象。可以在尺牍之间,看到那些被秦时明月照耀过的生命与时光。
第三十七集 五星出东方织锦: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1995年,中日联合考察队在尼雅遗址发现大量织物。1号墓地8号墓中的男性贵族周身穿戴华贵的服饰,右臂旁的一枚方形护臂引人注目。这件护臂或许是中原王朝给精绝古国的馈赠,织锦的纹样间自右及左横列八个篆体文字:“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如果国宝会说话》
第三十六集 霍去病墓石刻:磐石之志
这组拙朴、粗犷的石刻,不同于后世的写实风格,是汉代艺术的杰作。石不朽,磐石之志永存,犹如丰碑,纪念和陪伴着中国历史上的少年将军。
第三十八集 四神纹玉铺首: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四神是四方的象征和守护者,四神纹是这个玉铺首承载的重要含义。它们若隐若现于云气纹中,如遨游在天际,天地相应的四神纹玉铺首,是汉代追求灵动浪漫艺术风格的精美之作。 (《如果国宝会说话》
第三十九集 熹平石经:破碎与重聚
熹平石经是现今留存最早的官方定本石经,开创了文字校正之先河,在中国学术史和书法史上都堪称鸿篇巨制。可惜屡遭变故、四佚乡野,所幸历代有心人士不断在收集石经文字,让破碎重聚,以不忘汉人为往圣继绝学,为后世存真的精神。
第四十集 孔子见老子画像石:溯源定本
道家与儒家,中国两大思想体系。孔子与老子的会面,代表了这两种思想的交流与融合,就像两条河流,流淌在我们的文化血脉中。
第四十一集 长信宫灯:来自汉代的一束光
一位西汉宫廷女子,眉眼细长,脸型圆润,头上佩戴巾帼,身穿曲裾深衣,跣足而坐。她从西汉启程,带来遥远的一束光明。她体内的空腔,是汉代人实现环保的诀窍。寻常的照明需求,被创造出超凡的精致。
第四十二集 素纱单衣:云想衣裳
轻薄通透,柔软神秘,素纱单衣是属于那个时代的,但它透露出的朦胧的韵味,却一直在吸引着后人去追寻它的绝代芳华。
第四十三集 二十八宿圆盘 圭表:周而复始 如期而至
二十八宿如同撒在天空的坐标,不均匀划分周天365度。可测量天体的赤道经度,记录日、月、五大行星的位置变化。先民仰望天空,低头思量。以稳定而准确的历法,建立农业文明基石。
第四十四集 狸猫纹漆食盘:漆盘上的喵星人
公元前202年,汉朝建立。天下和平,社会气氛积极向上。长沙丞相家中,出现了一种独特的盘子,它就是狸猫纹漆食盘。圆圆的眼睛,胖胖的身体,尖尖的耳朵,与我们今天的家猫,并没有太大差异,但它的出现,并不简单。
第四十五集 算筹:运筹
3000多年前的甲骨文上,商人用一到十,百,千,万等十三个数字,记十万以内的任何自然数。它们的写法虽然不断变化,但以十进制为基础的记数方法却不曾中断。像文字那样,十进制也无处不在。
第四十六集 错金铜博山炉:烟云的计算
炉盖联想为山峰,跃龙托起炉盘,云气末梢凝固成了山石,这一切都被高处的猴子看在眼里。没有闹天宫的猴子在这尊博山炉上醒目了千年。
第四十七集 长毋相忘铭合符银带钩:闪烁腰间的誓言
这枚银带钩藏着迷人的秘密,它出土于?汉江都王刘非的第十二号陪葬墓。主人是他的妃子淳于婴儿。他们的约定刻在这带钩隐秘的地方,被淳于婴儿生生世世珍藏,在公历纪元开始前带入墓葬。公元后的两千零九年,我们发现了他们曾互道过的誓言:长毋相忘。
第四十八集 错金银云纹青铜犀尊:万物有灵犀
一只犀牛从陕西走来,抖落身上的尘土,昂首望向前方。它喝醉过,但现在清醒,它叫犀尊,是一只酒壶。描摹和形塑生命,大约和人类文明同样久远。人们以各种材质模拟大地生灵,愿与动物共享自然。
第四十九集 击鼓说唱陶俑:唱响我人生
我是东汉时期、四川盆地的说唱艺人,左手持鼓,右手握棒,演出即将进入高潮,我头往前伸,后背拉成一张弓,全身蓄力,腿部韧带受到拉扯,高高抬起,露出宽大扁平的脚底板,我正要瞬间发力,逗翻场上所有观众。
第五十集 铜奔马:天马行空
1969年,在甘肃武威市区的一处夯土高台发现一座东汉墓葬,墓室里排列着规模壮观的车马仪仗。仪仗全部采用青铜制作,包括武士17人、仆从28人、车舆14辆、牛1头、马39匹。战马的队列之中独有一匹逸群绝尘、迅疾如风,从各个角度观看,这匹马的造型都堪称完美。
同系列纪录片:
未经135纪录片官网允许不得转载:135纪录片官网_纪录片自媒体解说素材下载_经典好看高清纪录片下载推荐网站 » 央视历史文物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二季 720P/1080i高清纪录片资源百度云盘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