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纪录片《业内人士》本片让普通观众们即使看不懂片中的各种疑难杂症、专业术语和高精尖设备,也会发出阵阵赞叹的,国内恐怕仅此一家。在片中,一张张病床、手术台,变成了战场;医生手中的手术刀,成了与死神对战的武器。几个小时的生死场,观众们看见的净是炉火纯青。
在天坛医院的解剖模拟室,神经外科掌门人张亚卓将一颗鸡蛋放进大脑模型中,以此来模仿开颅手术,让博士生们练手。首先是磨骨,博士生们用电钻一点一点打磨鸡蛋壳,让鸡蛋剥下外层硬壳的同时,内层的薄膜还不能破裂。随后,操作者还要用刀划破薄膜,再以一根头发丝粗细的线将破口一针一针缝合。整个过程中,没有一滴蛋液流出。这种操作堪称是“魔鬼训练”,但张亚卓却仅称它为 “入门级”。
这些博士生们工作时要处理的,是大脑中毫米级的神经纤维。每一次开颅手术,都潜伏着巨大残疾风险。再精密的仪器,也需要手动操作,稍有一丝偏差,就会造成不可逆的永久性损伤。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张亚卓,职业生涯主刀6000多场脑部手术,成功率高达惊人的98%。但他的心中却一直紧着一根弦。哪怕是经验丰富,他都会在复杂手术前进行模拟手术,尽可能万无一失。
作为北京著名医院的主任教授,张亚卓的病人大多来自全国医院无法治愈的、被“放弃治疗”的疑难病患。就像片中的脑脊索瘤患者张春华。曾经术后痊愈,而今二次复发,肿瘤凶猛地占据了大脑的四分之一。不做手术时日无多,但做手术却早已丧失最佳时机。难度大、风险高、治愈率低。这样的硬仗,太难背负。以其他医生的观点是肯定不做这场手术。
但面对病人和家属脸上的绝望,张亚卓无法袖手旁观。他说:”在医学上,有些病就是治不好的,有些病动了手术,最后也很可能人财两空。“那还要让患者冒险吗?普通的医生或许爱莫能助了,但像张亚卓这样的顶尖高手,谈到了医生的境界和胸怀——”没有冒险就没有医学进步,没有冒险,更多的病人就会在死亡线上过去了。“
面对患者如此大的脑部肿瘤,张亚卓及时调整治疗策略。除了常规的开颅手术,他还用了新技术,从鼻腔打通颅底,协作清除肿瘤。最终,因为准备充分,手术顺利完成,并且比预想的还快了一个小时。镜头再次转向了手术室外站立等待的病人家属。听到好消息的他们,没有很激动,反而连问了三遍”是真的吗?“而在这之后,他们才慢慢流下泪水。一条生命,终于被拽了回来。
《业内人士》一集只有20来分钟,但每一集都让人感觉度过了很长时间。那里面有患者的焦虑和煎熬,有医生的分秒必争,更有观众潜意识里的心情——请时间在这条生命前,走得慢一点,再慢一点……如果说,好的电影贵在“代入感”。那么《业内人士》可以说超越了多数院线片。它一共5集,分别展示了脑外科、心外科、急救科、妇产科、肿瘤科,各个领域内的国内尖端力量。这部片子不在于令人惊讶尖端科技、领先世界的研究发现。甚至它也没有过分渲染救死扶伤的光环,反而更像是一个个准备充分,手到擒来的“手艺人”。而炉火纯青的手艺背后,更是一颗对职业的敬畏心。简而言之就是两个字:专业!
未经135纪录片官网允许不得转载:135纪录片官网_纪录片自媒体解说素材下载_经典好看高清纪录片下载推荐网站 » 《业内人士》纪录片资源百度云盘下载 1080i全5集中字 TS/8.65G